欢迎进入人工智能互联网官方网站!
人工智能互联网
技术
我的位置: 主页 > 技术
China to build world's most far-reaching radar, better safeguard Earth
发布时间:2023-02-08
  |  
阅读量:
  |  

中国已开始建设配备高清深空主动观测设施的新雷达系统,以更好地保护地球。新系统还将提高该国对近地小行星的防御能力以及对地月系统的传感能力。

新的观测设施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市,代号为中国复眼,在英语中意为刻面眼

根据北京理工大学(BIT)院长龙腾的说法,研究小组给它起了这个生动的名字,因为雷达系统由多个天线组成,就像昆虫的刻面眼睛一样。

复眼将包括具有20多个天线的分布式雷达,每个天线的直径为2530米。有望对距离地球1.5亿公里范围内的小行星进行高清观测,成为全球影响最深远的雷达系统。

同样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说,该系统将填补该国近地防御和空间传感能力以及地球宜居性和小行星形成的前沿研究的空白。

位于重庆的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下属的中国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也将加入富岩的建设进程。

据太空专家称,与中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不同 -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同类望远镜,旨在收集来自太空的无线电信号的被动观测 - 新的复眼将主动向天体发射无线电信号以获得新的观测结果。

image.png

施工阶段

据龙介绍,复眼计划将分三个阶段建设。

在第一阶段,该团队将设置四件直径16米的雷达,以验证雷达系统的可行性,渲染月球的3D图像。到目前为止,四台雷达中的两台已在重庆建成,预计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

在第二阶段,该团队将天线数量从4个增加到20多个,形成相当于一个直径为100米的高清分布式雷达系统。这也将使中国能够探测和成像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并验证相关技术。

最后,研究团队将逐步实现1.5亿公里的观测能力,使中国福岩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具备对整个内太阳系天体进行三维成像和动态监测以及主动观测能力的深空雷达。

然而,BIT重庆创新中心表示,第三阶段的时间表和规模尚未确定,最终决定将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结果和研究做出。

近地小行星监测与防御系统

继今年4月中国宣布建立近地小行星监测和防御系统的计划后,中国复眼计划应运而出,以应对小行星撞击航天器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做出贡献。

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在今年424日的中国航天日宣布,计划建设小行星监测和防御系统,最早将于2025年对威胁性小行星进行技术实验,密切跟踪和攻击它以改变轨道。

BIT称,复眼还将支持该国探测地球和月球之间领土的任务,包括为天问2号探测器寻找合适的着陆目标。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5月对媒体表示,天问二号已进入原型研发阶段,预计2025年发射。天问二号将是一个长达十年的任务,在此期间,探测器将进行观测并带来来自近地小行星2016HO3(也称为Kamo'oalewa)的样本。

摘自:China to build world's most far-reaching radar, better safeguard Earth

                 China to build world's most far-reaching radar, better safeguard Earth - CGTN